要使违规违纪者付出惨重代价,彰显法律威慑力,让违规违纪和作弊行为“不敢为”“不能为”,逐渐形成不能腐、不敢腐的氛围,营造风清气正的考试环境和招生秩序。
作为腐败高发地的艺考领域,几乎每年都有案件发生。
2021年,教育部曾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加大违规违纪查处力度。
对在艺考招生中有违规违纪行为的工作人员和考生,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严格开展新生入学资格审查和专业复测,发现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的,一律取消入学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
“这是国家首次针对艺术类专业考试发布的纲领性、指导性意见,并将在2024年完成制度建设。《意见》的发布意义重大,其任务、举措为全国艺术类专业招生工作提供了标尺,让各个院校招生工作的进一步完善有据可查、有理可依。”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鲁晓波说,高考是影响国家前途、社会稳定和个人命运的大事,要以法规政策为依托。
腐败多发须出重拳遏制
2020年夏天发生的四川音乐学院腐败案件,将艺考领域的潜规则暴露无遗,关注度一度燃爆网络。
四川音乐学院3名教授先后被纪检监察机关带走调查,疑因涉嫌艺术专业招生腐败。一份举报材料称,四川音乐学院的考生和家长,以及教职员工和退休老教师都知道:进四川音乐学院要私下交钱,这是潜规则。他们的招生敛财20年来早已经从个体户单干演变为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打分、统一分配,考生费(即贿赂款)由团伙中3名教师分别保管。
这不是四川音乐学院第一次与艺考腐败联系在一起。有人用“并不如烟的‘川音’往事”来描述该院近年来被多次曝光的黑历史。比如,2015年该院原党委书记柴永柏因受贿落马,2016年该院声乐系教授吴李红收受学生家长贿赂案。
短短几年之内,一个学校仅被曝光出来的案例就有这么多起,并非偶然。它折射出艺考招生领域向来是腐败高发地的现实。近年来,不少地方都有艺考腐败案件曝光。业内人士分析,这与其特别的选拔方式有关。比如艺考选拔主观性强,考官的主观审美、个性判断会很大程度上影响考生成绩,而在缺少制度的约束下,主观因素就可能成为被攻破的薄弱堡垒。再有,在多起案件中,艺考的主要负责人都兼具“教练员”和“裁判员”的双重身份。
艺考招生领域腐败案件时有发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在北京电影学院党委书记钱军看来,也让群众对艺考招生的公平公正和权威性产生质疑。“虽然涉案人员受到了法律严惩,但艺考招生背后的腐败风险仍处高位,遏制艺考招生腐败须出重拳”。
为此,《意见》提出加大违规违纪查处力度。钱军说,要使违规违纪者付出惨重代价,彰显法律威慑力,让违规违纪和作弊行为“不敢为”“不能为”,逐渐形成不能腐、不敢腐的氛围,营造风清气正的考试环境和招生秩序。
钱军认为,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纪检监察机关、招生考试机构和高校,要对艺考招生中的违纪违规行为“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有违规违纪行为的教师实行师德师风考核“一票否决”;对触犯法律的,依法严肃追究当事人及相关人员责任。要通过提高作弊成本,有效遏制少数考生的作弊动机和行为,对在艺考中有作弊行为的考生,包括伪造骗取报名资格等情况,均应当认定为在国家教育考试中作弊,并向省级招生考试机构通报,取消该生当年高考报名和录取资格。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