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专项计划
鼓励将专项计划纳入普通批次平行志愿投档,专项计划主要包括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和高校专项计划三项,是面向农村和脱贫地区学生招生的照顾政策。
专项计划对于符合要求且分数段合适的学生来说性价比很高,可以比普通学生降一定的分数上同样的学校和专业。在很多省份,这些专项计划是单独批次招生,能填报的志愿较少,且是梯度录取,这种模式容易滑档,对考生不够友好。
鼓励将专项计划纳入有关高校普通类招生批次平行志愿投档录取,一方面减少了一个投档录取批次,无论是对组织方还是考生都相当于都简化了志愿填报和投档流程,另一方面对于符合专项计划的考生,尤其是新高考省份的考生,可以充分利用优势多填几个专项招生的志愿,能拥有更多机会。
02强基计划
从历史数据看,在招生计划没变的情况下,2022年报名强基计划的总人数相比2021年有所下降。这意味着考生和家长对志愿填报回归理性,名校光环虽“香”,但专业是否合适,未来发展前景是否看好也是重要因素。
越是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招生越是要严格,选出真正对基础学科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学生。可以预见今年强基计划招生院校数和计划数大概率不会扩大,并且选拔程序和考核内容依旧严格。
03高校招生
什么是大类招生?
大类招生,指高校将相同、相近学科门类,同院系或是不同院系的专业合并,按一个大类招生。例如:某大学的经济学、金融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金融学、保险学合并为“经济学类”进行招生。
学生入学后,在1~2年时间内进行基础培养,再根据兴趣和双向选择的原则进行分流到具体专业。
大类招生强调“通识教育”,培养“通才”。我国大部分双一流建设高校已实行大类招生与培养。对于学生而言,可以减少填报专业时的盲目性,高考志愿填报时只需先确定好自己所在的专业大类,入学后再细细考虑专业方向。
为什么要规范大类招生?
一些高校大类招生出现不少乱象,例如:把不相关的专业囫囵吞枣放在一起招生,造成专业调剂乱象;专业大类通识课程安排不合理,“水课”多,与专业课程脱钩;大类招生之后的专业分流阶段,也容易造成热门专业越来越热、冷门专业越来越冷的现象。成绩较高的学生扎堆报热门专业,而成绩低的学生最终被“甩”给冷门专业,等等。这些乱象的出现与大类招生的初衷相悖。
教育部此次提出“严格规范大类招生”,意味着大类招生过程中出现的冷热门专业捆绑、“杂类”招生等招生乱象,或将得到遏制和规范。
同时,考生们在高考志愿填报时,也要了解清楚招生院校大类招生的规则,包括如何分流等问题:
①仔细阅读学校招生简章及招生计划。了解每个招生大类包含哪些专业。各校专业设置及培养方案不同,同一招生大类包含的专业及未来深造、就业的领域可能是不同的,考生要仔细研究,加以区分。
②专业分流的时间。有些是在大一学年末,有些是在大二学年末,要看每所学校的具体安排。
③专业分流的要求。专业分流时需要同学们填写志愿表,高校一般会按照同学们志愿兴趣与大学在校成绩安排分流。
④部分院校在大类招生时没提出具体要求,但专业分流时对身体条件会有限制。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要对照相关体检标准。
⑤大类招生专业的转专业问题一定要仔细询问好。
04关于复读生
专项计划报考:被专项计划录取后放弃入学资格或退学的考生,不再具有专项计划报考资格
延续上一年通知中的意见,从2023年开始,往年被专项计划录取后放弃入学资格或退学的考生,不再具有专项计划报考资格。这意味着从去年开始如果你被专项计划录取后放弃入学资格或退学的话,那今年就已经失去了再次报专项计划的资格。机会只有一次,今年及往后的考生也同样需要慎重!
以山西省为例,高考同分,应届生比复读生优先录取。
05关于特殊类招生
1.2024年起高水平艺术团停招
2024年起,高校高水平艺术团不再从高校招生环节选拔,由相关高校从在校生中遴选培养。
2.艺术类本科专业不得设专业方向
艺术类本科专业不得设专业方向。对因培养工作需要,确需在招生考试环节加以区分的,有关高校可设立招考方向(专业后加括号注明),如舞蹈表演(民族舞方向)。
3.高水平运动队门槛提高
从2024年起,符合生源省份高考报名条件,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含)以上技术等级称号者方可以报考高水平运动队。从2027年起,符合生源省份高考报名条件,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含)以上技术等级称号且近三年在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规定的全国性比赛中获得前八名者方可以报考高水平运动队。
4.外语类保送以小语种专业为主
2024年起,除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外交学院可继续招收一定数量的外国语中学推荐保送生安排在英语语种相关专业,其他高校招收的外国语中学推荐保送生均安排在除英语以外的小语种相关专业。
除此之外,各省份招生政策也在陆续公布中,会对考试时间、加分政策、志愿填报及录取等相关事项做出明确规定,考生们要重点关注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