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末刷抖音,看到说考古学竟然逆袭了?成了铁饭碗专业了?赶紧去查证这个消息的由来。
原来,考古学之所以传出 “逆袭” 的说法,主要是因为山西、陕西、山东三地公布的 “文物全科” 本科生公费定向招生计划。以山东省的 “文物全科人才” 定向培养计划为例,今年首批计划招生 60 名。这个数字虽然在庞大的招生规模中看似不多,但对于考古学这个曾经的冷门专业来说,却有着重大的意义。
考生在入学时需签订定向培养协议,不仅免学费、免住宿费,而且毕业后可以直接进入本省的市县区级事业单位工作,并且要求服务不少于 5 年。在山东这样一个极为重视编制的省份,“入学带编” 这种好事,无疑成为了标标准准的 “人生专业”。要知道,在山东,每年参加各类编制考试的人数众多,竞争极为激烈。以近几年的公务员考试为例,某些热门岗位的竞争比例甚至可以达到几千比一。而文物全科人才定向培养计划,为学生们提供了一条稳定的就业途径。
在以往,考古学一直被称为 “最冷门” 专业,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就业情况令人担忧,常常面临 “招不来人、留不住人” 的困境。据相关统计,以往考古专业毕业能够跻身国内顶尖的研究机构和博物馆,从事文物保护、收藏与修复工作的,往往是那些名校毕业、顶尖博士生。这个比例是非常低的,可能只占考古学相关专业毕业生总人数的 5% 左右。对于考古学和文物与博物馆学毕业的众多普通本科生乃至研究生而言,研究机构和博物馆的就业机会非常渺茫。而更多的毕业生只能另寻出路,他们中的大部分会选择进入私人拍卖行、收藏机构和艺术公司。然而,这些领域的就业稳定性和发展前景相对有限。
这次山西、山东、陕西三个文物大省推动 “文物全科” 计划,确实是一种创新的培养模式。一方面,它为基层文保工作输送了年轻血液,解决了基层文保单位人才短缺的问题。据统计,目前我国基层文保单位的专业人才缺口巨大,有的县甚至连一名专业的文物保护人员都没有。另一方面,这个计划也保障了学生的就业前景,让喜爱这一行业的学生能够真正无后顾之忧地选择考古学专业。
需要格外注意的是:定向培养的文物全科人才入学后不得转学和转专业,毕业后要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有关要求和定向培养协议到县(市、区)及以下文物保护事业单位工作。入职时签订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合同,纳入事业编制管理,最低服务年限为 5 年。有违约情形的,应按规定及时退还补助经费,并缴纳违约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武汉大学大一建筑专业仅剩4人”近日上了热搜,大家纷纷感叹土建辉煌真的不再。前些年土木工程岌岌可危,但是建筑学还算是小热门,近年来,关于建筑学科,高...
偏理科生怎么选专业,30个热门理工专业详解来啦!北京高考资讯将从工学类专业和理学类专业两大类,从它们的学习内容、就业方向两大方面,逐一详细说明,本文干...